利率大幅單邊上行可能性不大
發布日期:2019-05-15 瀏覽次數:0
中新社北京2月9日電 (夏賓)9日,中國央行稱,暫不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由此,央行已連續5天暫停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且官方解釋均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
此前逆回購中標利率、SLF(常備借貸便利)、MLF(中期借貸便利)均有上行,加之當前央行連續5天“不給錢”,市場有觀點認為,央行貨幣政策生變,加息信號明確,市場流動性面臨考驗,“錢緊”的日子即將到來。
“春節后的流動性壓力本身就沒有節前大,央行暫緩進一步(逆回購)操作實屬正常。”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央行動用多個工具和手段保障春節前現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甚至還考慮了節后的流動性預期。
數據顯示,截至9日,央行近4天已凈回籠545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在春節前通過開展TLF(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為市場釋放了6300億元流動性。
溫彬認為,當前央行暫緩續作公開市場操作,并不代表會成為趨勢。短期來看,由于1月份外匯儲備降幅有所收窄,未來外匯占款負增長或有所緩解,因此,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壓力將有所減輕。
那么,最近一次(2月3日)央行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上行是否能看作是加息信號呢?
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此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逆回購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不是央行加息。
“傳統上講,央行加息指的是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帶有較強的主動調控意圖,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上行則是在資金供求影響下隨行就市的表現,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一些市場人士看到了二者的差別,認為不是央行加息。”徐忠說。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此番多種資金利率上行,央行意在調控資產泡沫和去杠桿,經濟基本面和通脹因素并不支持央行加息的邏輯。2014年底以來,連續降息降準產生的“低利率寬流動性”金融環境容易滋生房地產、債市泡沫,也容易滋生較高的金融市場杠桿率。
未來利率將怎么走?申萬宏源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稱,“貨幣市場利率大幅度單邊上升的可能似乎不大,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形是雙邊波動且彈性加大。”
他告訴記者,從未來3至6個月的角度看,不必對利率上行過于擔心,如果未來中國資金流出壓力進一步減輕,經濟再次面臨調整壓力,去杠桿階段性目標基本達到的話,將可能抑制利率上行甚至推動利率下行。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則提到,總體來看,當前貨幣政策只是從偏寬松調整至中性,匯率也不會成為貨幣緊縮的理由,所以沒有必要將央行此前上調資金利率看作為貨幣緊縮政策的開端,“今年很可能是前緊后松。”(完)
加微咨詢,客服幫您
復制微信號
復制微信號